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(浅析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)

魏徵,现作“魏征”隋唐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因直言进谏,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“贞观之治”的大业,被后人称为“一代名相”。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“明镜”魏征,在历史上算是“明君贤...

李世民魏徵的关系(魏徵与唐太宗关系分析)魏徵,现为隋唐“魏徵”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因其直言不讳的建言,辅佐唐太宗“贞观之治”大业,被后人称为“一代名士”。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“镜子”魏徵在历史上被视为“贤人良官”的典范,他们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为美丽的故事。

然而,君臣关系和谐的背后,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。历史的真相是,在当时的政治、经济和民族问题的影响下,李世民与魏徵的关系并不像后世所理解的那样和谐,而是非常微妙的。

图片[1]-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(浅析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)-欣欣百科网

武德九年六月,发动政变,除掉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和李元吉。后来又把李氏旁支的孩子都杀了,夺取了继承权。不久,由于压力,唐高祖被传到李世民,并被李世民提升为皇帝的父亲。李世民上台后,做了很多“善后工作”:

首先,他为了确立自己登基的合法性,翻看国书,篡改国家历史,向世人灌输他享有正统继承权的谬论。

其次,为了缓和与反对派势力的敌对关系,同时减轻杀兄逼父的心理压力,他启用了一大批早年效忠太子李的前朝大臣,封锁天下民心。

尤其是魏徵,他已经是东宫的大臣了。他成为国王后,李世民立即给魏徵高官厚禄,并把他拉拢到自己身边。

那么,李世民为什么对以魏徵为首的东宫旧臣心慈手软呢?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说,李世民任人唯贤,重视人才?

不是,原因很复杂,涉及贞观初期的政治矛盾、民族经济、民族关系等因素。

图片[2]-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(浅析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)-欣欣百科网

由于唐力执政时间不长,大唐在国际局势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,本已尖锐的南北民族矛盾在大唐内部不稳定的局势中更加突出。高句丽盘踞大唐东北,虎视辽东。突厥、吐谷浑等北方民族不断入侵西北。

俗话说“外忙里忙,内安。”虽然土耳其人已经打了多年仗,但李世民不敢发动对外战争。他深刻认识到“即位日浅,国不安,民不富”的内在问题。此时若对突厥开战,李两代人的努力就白费了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李世民立即想到了魏徵。

首先,魏徵是东宫大臣中最能代表山东平民群体的关键人物。只要他能拉拢魏徵,那么李世民就能牵制山东的士绅势力。只要解决了山东问题,那么李世民就可以利用山东的士绅势力和平民集团来影响关中,进而解决西北问题。

此时如果除掉魏徵、山东士族势力和平民集团,而不是为李世民所用,将成为影响大唐统一的又一个不安因素,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。因此,李世民对山东平民群体非常慷慨,赦免了他们的死罪,让这群人心存感激。

图片[3]-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(浅析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)-欣欣百科网

那么,魏徵在山东有多大的影响力呢?

在李密投降后,魏徵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。后来,魏徵自告奋勇,“进贡山东”,担负起在山东征集起义力量的重任。因此,李世基、窦建德的部下、齐等人之所以投奔大唐,与的拉拢是分不开的。

因此,魏徵是联系鲁国百姓和大唐的纽带。如果魏徵崩溃,山东的平民将不可避免地变成懦夫。李世民非常聪明。他没有直接派魏徵去山东,而是要求魏徵“在河北作一安排,做一笔交易”。因此,到达河北后,魏徵尽力保护山东集团。

那么,如何留住这群人呢

于是,魏徵利用自己进谏大夫的便利,以“居安思危”等理由说服了皇帝。而魏徵的谏阻能力也很关键。他知道,如果他想说服一个国家的国王,李世民不会把它放在心上,如果他不迅速发表意见。而“一个疯子的话”会引起李世民的注意。

这也是魏徵和历代官员的不同之处。后人都认为魏徵“精通群书,颇知王霸之术”,“一向胆识过人,善得人意”。众所周知,魏徵只是“对症下药”。如果皇帝不是李世民,想必魏徵会提出另一套说法。

uploads/2022/06/28d7e67876a24ff48dc896c1a27c732c.jpg">

除了话术之外,魏征十分擅长借古喻今,而且他选择的事例都非常有说服力。

就唐朝发展而言,魏征并未引据太久远的例子,而是选择了距离大唐最近的隋朝。魏征向李世民指出,大隋王朝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覆灭,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隋帝穷兵黩武、徭役不息。魏征的精妙之处在于,他通过引用前朝的例子,使李世民放弃“重役山东,攻伐高丽”的想法,借此初步达成了自己的目的。

其实,李世民在执政之初经略关中、安抚山东,就是为了给将来进攻高句丽做铺垫。然而,李世民一旦对高句丽宣战,山东势必会成为徭役的“重灾区”,这是山东集团难以忍受的,更是魏征不愿见到的。那么,如何彻底打消李世民的念头呢?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朝堂上山东集团的实力,并拉拢关陇集团替山东集团帮腔。

所以,只要壮大了山东集团的实力,今后李世民若想讨伐高句丽,朝野上下势必会出现一片反对声音。为此,魏征先后向朝廷引荐了侯君集、 杜正伦、褚遂良等人,并着重栽培了侯君集、 杜正伦,让他们成为文臣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。在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,每当魏征与李世民在大殿上争得脸红脖子粗时,魏征的身后总有一群帮腔的文臣。

虽说,李世民非常讨厌这群替魏征摇旗助威的大臣,却无法奈何他们分毫。当时,魏征身边的“盟友”主要有王珪、杜正伦、褚遂良三人。每当魏征向皇帝上奏时,王珪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附和,带动身后的文官共同帮腔。而杜正伦、褚遂良则随身携带纸笔,对李世民的一言一行“必书”、“必记”。

这个场面放到现在来看是非常可笑的,但的,却有效地使李世民“不为非法”。

图片[5]-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(浅析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)-欣欣百科网

事实上,李世民对魏征等人的小心思了若指掌,他同样看穿了魏征的心理活动,让山东集团成为魏征的后盾,纯属不得已而为之。李世民“即位日浅,国家未安”,首要任务不是巩固中央集权,而是协调各种政治力量。为了让自己的头脑清醒,李世民时刻保持“居安思危”的状态。所以,魏征屡次触怒龙颜却没掉脑袋,实属必然。

为了获取山东集团的支持,使朝中各政治势力保持平衡,身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不得不耐心听取群臣的谏言,还得将所有不满全都埋在心里。《贞观政要》中收录了不少君臣语录,这些文字几乎三句话不离“居安思危”,“如何收成”的话题在君臣语录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,当然,这些都是李世民上位后的迫切需要。

可只有让这些话从大臣们的嘴里说出,李世民才能顺理成章地使国家“由乱入治”。

作为“反面教材”的隋炀帝,因大搞专制的“一言堂”,虽“劳神苦行,未能尽于合理”,最终断送了祖宗基业。李世民不敢忘记“一言堂”的危害,他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。况且,魏征的大多数谏言,除了能让李世民警醒外,还从侧面衬托了李世民“善于纳谏”的品德。

如果看透了这一点,李世民魏征君臣的一些对白就十分微妙了。

为了成就自己的美名,李世民在听到魏征的反对意见时,总会先责怪一番,引出魏征“愿陛下使臣为良臣,勿使臣为忠臣。良臣使身获美名,君受显号,子孙传世,福禄无疆。忠臣身受诛夷,君陷大恶,家国并丧,空有其名”,如此云云。

随后,李世民会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,再说出那句至理名言:“征蹈履仁义,以弼朕躬,欲致之尧舜,虽亮无以抗。”

这种话若仅在史料中出现一两次,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李世民是高尚的,不过,类似的事发生太多次,难免会让人认为李世民有“作秀”之嫌。而且,李世民采纳魏征意见时,双方探讨的通常是一些小事。一旦面临实质性问题,李世民必会独断专行,根本不会给魏征面子。

魏征是精明的,每遇到关键问题,他往往会采取回避之法。

图片[6]-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(浅析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)-欣欣百科网

李世民坐稳江山后,功德圆满,随即对山东集团进行了打压。

侯君集被处死、杜正伦被驱逐。魏征过世后,“罢叔玉尚主,而足陪所撰碑”。直到魏征死后,两人终于从“求谏”、“直谏”的表面关系,恢复到相互利用的实质关系。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中的记载已经非常明确了,侯君集、杜正伦被处理后,李世民第一时间打算对魏征动手,所以才会“始疑征阿党”,想要将黑锅扣到魏征头上。

从时间上来看,李世民对魏征起疑心时,魏征尚在人世,由此可见,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打算清算魏征了。不过,晚年的魏征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,他的地位难以撼动,再加上,其他因素的制约,李世民不得不选择隐忍。当然,在魏征死后,两人之间隐藏了几十年的矛盾在朝夕间爆发,李世民再也不需看魏征的脸色了。

魏征墓在陕西礼泉县九嵕山唐昭陵西南约3公里处的凤凰山巅,其墓址于山岭南端依山凿石而筑,属昭陵陪葬墓之一。墓垣现仅有蟠桃纹碑首的丰碑一通,《旧唐书·魏徵传》中有载:“帝亲制碑文,并为书石”。碑首造型,与众不同,似有独特恩遇之意。现碑身通体磨光,已无书写镌刻痕迹。

参考资料:

【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贞观政要》、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】

魏徵,现作“魏征”隋唐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因直言进谏,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“贞观之治”的大业,被后人称为“一代名相”。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“明镜”魏征,在历史上算是“明君贤...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@126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上一篇 2022-09-17 23:12
下一篇 2022-09-17 23:13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